孙延德
豫剧演员: 孙延德

擅演剧目: 拿九花娘 劝夫 白莲花临凡 夺永州 坐楼 金盆记 美人图 花园赠珠 大战十一国 天门阵 对花枪 玉虎坠

所属剧团: None

已有5220人来看过 ·

孙延德孙延德孙延德,乳名“小灵”,人唤灵妮,艺名“白酥瓜”。1865年出生在封丘县邵寨村。10岁后,孙延德开始登台演出。因为他的嗓音高亢宏亮,初登舞台便一鸣惊人。 他一生以饰演旦、生、净等多种行当而享誉冀、鲁、豫诸省。他一生培养出400多名学生,对豫剧功不可没。他以培养了众多豫剧演员被誉为一代豫剧宗师。 孙延德大红大紫地演了前半辈子的戏,他曾是当时开封同乐舞台上最好的旦角演员。孙延德的戏路广,青衣、花旦、刀马旦及文武小生样样精通。 他的拿手好戏有《拿九花娘》《大战十一国》《夺永州》《天门阵》《劝夫》、《玉虎坠》、《花园赠珠》等。 孙延德能背诵360部大戏,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和豫剧教育家、豫剧祥符调的奠基人之一。40岁后,这位戏剧全才因嗓子失音转入教育事业。 1947年,孙延德在他的家乡病逝,享年82岁。个人经历 孙延德小时候家里很穷,十来岁时随父亲逃到黄河东,进入窝班学艺,生、旦兼攻。他天资聪颖,又勤奋刻苦,不久便崭露头角,半年就可以登台演出,声音虽然还未脱童稚,却清亮嘹利,一鸣惊人。 三年科满后,孙延德又唱了一年效师戏,已经是名声大震,遂到祥符县衙的公兴班搭班,在附近各县巡演。他扮相俊俏,嗓音甜润,白口脆巧,走场如弱柳扶风,婀娜多姿,唱腔清脆甜美,珠圆玉润,观众大为欢迎,送其外号“白酥瓜”、“白菜心”,有俗谚流传说:“宰了骡子卖了马,也要见见白酥瓜”;“要听就听梆子曲儿,要看就看白菜心儿”。 清光绪九年,也就是1883年的春节,孙延德应邀回到老家封丘县,在县衙戏班唱戏,轰动了县城,蒙县令亲自折节下交,再三诚恳挽留,遂转入县衙戏班。光绪二十一年,孙延德又应邀到长垣县的毛家戏班搭班,写戏邀请演出的也纷纷接踵而至,毛家班的戏价随之大大提高。 三十岁以后,孙延德专习刀马旦,更是精益求精。他博采众长,融会各家,潜心演练,并在舞台上长期实践,在继承中有创新,在创新中不断发展,形成了一套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技艺,趟出了一整套刀马旦表演的新路子,唱腔清醇隽永,表演刚健洒脱,武功出神入化,刚柔并济,用以表现巾帼豪杰、脂粉英雄,可谓是形神兼备,恰到好处。 1905年,孙延德40岁时,嗓子突然坏了,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戏台。孙延德不能再登台演出的消息传出后,各地的戏班管主竞相聘请他任教,结果还是清河集的许长庆势力最大,把他请到小天兴班担任教师。孙延德在清河集窝班共教了六期,许老六去世后,他又在原武县城王举人科班教了三期,在滑县大屯、半坡店,以及原阳的黑师、封丘县的刘村各教一期科班,学生达400多名。孙延德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,因材施教,诲人不倦,桃李花开遍梨园,许多名演员如李剑云、时倩云、王絮亭、王清云、徐金发、刘进学、筱火鞭、许树云、李德魁、常金生、张子林、阎彩云等,都是他的弟子。 1926年,孙延德又收了陈素真、孙兰芳等女弟子,使他的技艺得以绵延传播、发展提高。 1947年,孙延德在老家去世,82岁。直到逝世前夕,还孜孜不倦地为弟子们讲戏。 2006年4月6日,封丘县人民政府文化局在孙延德墓前立碑,以纪念这位为戏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艺术家。主要贡献1主要贡献 孙延德敢于打破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、陈规陋习,开创豫剧招收女演员的先河。孙延德的徒弟众多,旧时曾红极一时的豫剧“五朵云”:李剑云、时倩云、阎彩云、林黛云、贾碧云均出自他的门下。省城开封一带的名角儿,大都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。 孙延德的弟子遍及开封周围各县的戏班,开封城内的三个最著名的戏班天兴班、义成班、公议班,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。以至于开封的豫剧舞台,缺少了孙延德的学生,甚至连一台戏都凑不成。 随着豫剧的发展繁荣,孙延德的弟子、再传弟子遍布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甘肃、湖北等地,大多都成为主演、骨干。甚至台湾的豫剧演员,也可以从他身上找到渊源。演出剧目477演出剧目 孙延德不但戏路广,而且会的戏非常多,能包本诵记全剧各角戏路台词的大戏就有三百六十多部,经常演出的有《坐楼》、《美人图》、《劝夫》、《金盆记》、《花园赠珠》、《天门阵》、《对花枪》、《夺永州》、《白莲花临凡》、《玉虎坠》等数十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