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伴奏乐器箜篌_曲剧

点击:331 次 评论:0个 发布日期:2022-11-06

箜篌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,有悠久的历史,博大精深。

据考证,广为流传距今两千多年历史了。

箜篌古时候除宫廷乐队应用外,民间也普遍广为流传。

在中国盛世大唐(618--907)阶段,伴随着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,箜篌弹奏造型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,其实就是在这个阶段,中国中国古代的箜篌依次传到日本、朝鲜等周边国家。

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庙中,迄今为止保留着多架唐朝箜篌残次。

可是,这一件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,从十四世纪中后期便不再时兴,以至渐渐消失了,大家必须要在之前的墙壁画和浮雕图案上看到一些箜篌的样图。

为了能让这消退多年来的传统乐器再现演出舞台,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,中国歌曲工作人员和乐器制作师们开展了很多的科研工作,她们依据古籍史料记载和保留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型,设计方案研发了几种类别的箜篌,但由于这种箜篌存在很多不够,所以并没有宣传推广流传开来。

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,一种新式箜篌--雁柱箜篌被研发下来。

其结构比较完善、科学合理,音箱具备民族特色,因此被营销推广用以歌曲实践活动。

中国古时候流传箜篌是立式箜篌和立柱式竖箜篌。

新式雁柱箜篌,是依据古时候立柱式竖箜篌的最基本造型设计研发而成。

新式雁柱箜篌的外型跟西方竖琴非常接近,但不一样的是生活中有两行吉他琴弦,每行张有三十六根弦,每根弦均由人字的弦柱支撑点在琴箱上,这类弦柱的形态看上去很像天上飞的一只大雁的队型,所以这样的箜篌便被称之为雁柱箜篌。

雁柱箜篌的声线优美清亮,音域宽广,感染力十分丰富,既能弹奏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曲子,又能够弹奏竖琴曲。

因为上下两行弦为同音词,就等于是多架竖琴,在弹奏迅速节奏和泛音上,有很多便捷的地方,它还能左手和右手另外在音质最美丽的中音区奏出节奏和伴奏音乐,那也是其他传统乐器所无法相比的。

此外,雁柱箜篌在弹奏揉弦、滑弦、抖音等弹奏技巧上,都是有特别之处。